為了評估醫學中心是否做該做的事,避免醫院固定有限的醫護花過多時間衝門診量或看輕症,讓醫護無用武之地,也壓縮了提供住診和急重難症服務的量能,醫改會參照專家建議,設計了四大門診肥胖指數(門診費用占率、門診量績效值、初級照護比率、慢箋開立比率),體檢全國的醫學中心。醫改會分析發現,平平都叫醫學中心,卻有人過度「拚門診」、「看輕症」,肥了門診、瘦了急重難症。

由衛生福利部保證通過的醫學中心,為金字塔體系的領頭羊,享有較高的健保給付,理應依據「醫學中心任務指標基準」,將重心放在為急重難症患者提供住院服務債務協商。但醫改會分析卻發現,醫院空享有加成給付,卻未盡到提供急重難症醫療服務的重責。

輕症門診超標 醫改會促醫院瘦身

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進一步分析表示這些超標的輕症門診量,年年耗掉健保9億元,相當於34萬次門診量。但同樣單純只看急性上呼道感染的門診病患,在醫學中心平均每人醫療點數就比地區醫院多出56%,每件多500點。

目前,台灣醫學中心高達26家,遠超過每200萬人配置一家醫學中房屋貸款心的標準,醫改會表示,依台灣人口推算,最多只需要11~12家的醫學中心;然而,即使醫學中心數量多出一倍,重症患者仍然門診一號難求、住院一床難求。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朱顯光指出,超額9億元的初級病症如轉到小醫院看,健保可以省下4億元。更重要是如能轉到基層,有助減少大醫院重症一號難求,讓醫學中心的醫師能有更多時間,仔細照顧重症或住院病患。節省的健保支出,除減緩健保走向財務懸崖外,也能撥到鼓勵優質的基層團隊或家醫群,或用來調整急重症的支付標準。

劉淑瓊指出,健保法規定採「同病同酬」支付門診費用,但健保開辦這20年來卻從來沒有落實,不僅導致同病不同酬的亂象,也造成不同病同酬逆向淘汰的負作用,醫學中心看感冒跟複雜心臟病的診察費都是228元,等同變相鼓勵醫院避重就輕衝門診,也委曲了處理疑難雜症的醫療人員。

她呼籲健保會及衛福部趕緊出手,依法行政,儘速完成門診「同病同酬」的支付標準修訂計畫,讓醫病雙方都負起責任,別把「醫學中心」當成「門診輕症中心」。



新聞負債整合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輕症門診超標-醫改會促醫院瘦身-160000811.html


56425CECBD1C47B8
arrow
arrow

    l79dh5jpl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